歐盟CBAM(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將于2023年10月1日起正式啓動、2026年正式實施。歐盟CBAM將要求進口到歐盟的産品履行碳排放數據報告義務,並按一定規則征收相應的費用,覆蓋範圍包括“電力、鋼鐵、鋁業、水泥、化工、氫”6大行業。因此,CBAM也被稱爲“碳關稅”。歐盟CBAM將對世界貿易格局産生重大影響,對相關産業鏈供應鏈産生沖擊。另一方面,也突顯了綠色低碳特征在國際競爭與合作中的重要性。
作爲綠色低碳領域的專業組織,国际綠色經濟協會在2023年服貿會中組織召開了“歐盟CBAM與中國産業雙循環主題圓桌會議”,衆多行業“大家”論道的觀點與方略,蘊含精髓與智慧。特整理分享以飨各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信發集團積極踐行“碳達峰碳中和”時代使命,著力打造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信發”模式,爲實現工業綠色發展貢獻“信發”力量。
一是傾力打造綠色循環發展的“信發”模式。信發集團始建于1972年,99年改制,初步從粗放消耗的地方“小店長”,向集約環保型轉變,發展成爲一家集發電、供熱、氧化鋁、電解鋁、鋁深加工、現代農業于一體的低碳循環經濟企業。集團總資産分別從2012年1428億、92億、25億,增長到2022年的3000億、278億和126億。多年來我們始終秉承以最低的資源和能源消耗,爲社會創造最大價值爲使命,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傾力打造以能源循環經濟産業鏈條。各個産業鏈條之間深度耦合,上遊企業産生的廢水、廢氣、廢渣和能量,變成下遊所需的能源和原料,全部變廢爲寶。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年可減少固廢存量1400萬噸,創造經濟效益100多億元。在全國碳市場第一個鋁業周期中,信發集團交易量1407萬噸,交易金額近8億元,集團所屬11家企業,被生態環境部列爲應急減排A級企業,被國家列爲資源節約型和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骨幹企業。
二是著力構建工農業發展的雙循環路徑。信發集團,踐行鄉村振興的戰略和“萬企興萬村”的行動,積極探索工業反哺農業,雙向良性循環互動的綠色低碳區域循環經濟。集團現代農業産業園已建成近千畝櫻桃大棚,150畝高標准的玻璃溫室大棚。園區將工業産生的固廢余熱變成農業所需要的能源和資源,既解決了設施農業最大的成本問題,又實現了農作物錯峰生産。將工業煙氣二氧化碳用于農業,增強農業光合作用,實現降碳和固碳的目的。同時,園區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實現綠電自給自足,打造零碳園區。
三是守正創新,賦能企業實現低碳綠色高質量發展。集團對標世界一流,加強前瞻布局,持續推動裝備提檔升級,技術更新換代。集團110機組和660機組,均媲美世界先進水平,實現超低排放。集團人均發電量,人均産鋁量,能耗和效益均居世界前列。集團智能化氧化鋁等物料輸送過程控制杜絕揚塵汙染,水處理系統實現零排放。
對于企業而言,“碳達峰碳中和”既是考驗也是機遇,信發集團將全力遵循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環保理念,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切實做到生態保護與企業發展有機融合,和諧統一,打造出綠色工廠,實現工業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