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要更好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必須從曆史中獲得啓迪,從曆史經驗中提煉出克敵制勝的法寶”。就曆史維度來說,應對風險挑戰,是當代中國實現由大向強發展進程中無法回避的重大課題,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繞不過的門檻。那麽,在新時代如何應對前進征途上的風險挑戰呢?曆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世界的今天是從世界的昨天發展而來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曆史上找到影子,曆史上發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爲今天的鏡鑒。”正因如此,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回顧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曆程,可以從過去非凡的曆史創造中獲得應對風險挑戰的深刻啓迪,可以從過去奮鬥的曆史經驗中提煉出應對風險挑戰的克敵制勝法寶,以此爲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注入強勁的正能量。
曆史告訴我們,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奮鬥曆程,是一部戰勝無數艱難險阻,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不斷推進偉大事業發展的曆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我們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在戰勝風險挑戰中壯大。”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産黨所面對的風險挑戰同樣嚴峻複雜,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波谲雲詭,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擡頭,意識形態鬥爭激烈,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共産黨又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曆史大考”。這些都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齊心協力應對中,一一化解,最終“柳暗花明”。曆史充分證明,“風險挑戰—積極應對—事業發展”,是中國共産黨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奮鬥邏輯和根本經驗。這是新時代中國共産黨應對風險挑戰,推進偉大事業發展的寶貴財富。對此,進行系統總結,深入探究,大力弘揚,意義重大。
增強憂患意識:應對風險挑戰的首要前提
所謂憂患意識,即“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就是居安思危的意識。一百年來,在推進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中國共産黨以其特有的優勢,繼承和發展了“先憂後樂”這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形成了中國共産黨人的憂患意識。一部中國共産黨百年曆史,就是中國共産黨和全國人民一道在憂患中奮起、在圖強中發展的曆史。對此習近平總書記總結道:“我們黨是生于憂患、成長于憂患、壯大于憂患的政黨。”“正是一代代中國共産黨人心存憂患、肩扛重擔,才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這是對中國共産黨百年來奮勇開拓曆史的科學總結,深刻揭示了增強憂患意識對中國共産黨推進偉大事業發展的重要價值和特殊意義。“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這是中國傳統士大夫的生存智慧,中國共産黨人更是深知其中的奧秘及其價值所在,並在推進偉大事業發展中予以創造匈滵化和創新性發展,由此使這一傳統文化的精華,成爲中國共産黨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一種厚重的文化底蘊和重要的認知方式。其根本之點,就是防患于未然,就是1945年毛澤東在中共七大所指出的“准備困難”,就是鄧小平強調的全黨要防範“風險”,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所揭示的“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當今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這要求在前進過程中,不僅要看到發展機遇,也要看到嚴峻的風險挑戰。尤其要注重新的曆史條件下風險挑戰所演進的特點。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種矛盾風險挑戰源、各類矛盾風險挑戰點是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的。”“如果防範不及、應對不力,就會傳導、疊加、演變、升級,使小的矛盾風險挑戰發展成大的矛盾風險挑戰,局部的矛盾風險挑戰發展成系統的矛盾風險挑戰,國際上的矛盾風險挑戰演變爲國內的矛盾風險挑戰,經濟、社會、文化、生態領域的矛盾風險挑戰轉化爲政治矛盾風險挑戰,最終危及黨的執政地位、危及國家安全。”在新時代應對風險挑戰,首要的前提是,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做到從最壞處著眼,做最充分的准備,朝好的方向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
增強黨的領導力:應對風險挑戰的關鍵所在
從黨的百年奮進曆程中可知,勇于和善于應對風險挑戰,是中國共産黨的非凡實踐和卓越貢獻。在應對風險挑戰中,中國共産黨之所以能夠披荊斬棘、所向無敵,從根本上說,在于中國共産黨具有無比堅強的領導力。在政治方面,能夠始終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風險挑戰作爲前進征途上一種重大障礙、重要險情,不是某一個體、某些英雄、乃至某些團體就能戰勝的,需要有堅強的領導力,即具有一定權威,又能夠實行集中統一領導的政治組織方能擔此重任。如果缺少權威,渙散無力,一盤散沙,那麽所謂應對風險挑戰就是空談。在近代以來的中國,唯有中國共産黨這一爲中華民族謀複興、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才具有如此的權威並能夠擔當起集中統一領導的重任。在思想方面,能夠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教育全黨、武裝人民,爲實現共同目標而不懈奮鬥。就是毛澤東同志所主張的,“革命黨是群衆的向導”。在中國能夠擔當如此角色,並爲中國人民解放和幸福指明前進方向的政黨,只有中國共産黨。在群衆方面,能夠緊緊依靠人民群衆、有效組織人民群衆,並且能夠彙聚起強大的改造世界的實踐偉力,在中國只有中國共産黨才能做到。在社會方面,能夠喚起民衆、凝聚人心,團結全體人民爲實現共同理想而奮鬥者,在中國沒有其他政黨能夠做到,也只有中國共産黨。以上角色及其優勢,是由中國共産黨的性質、宗旨和綱領所決定的。因此在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實踐中,必須堅定不移地增強黨的領導力,這是所有問題的關鍵所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要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衆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永遠保持黨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我們就一定能夠形成強大合力,從容應對各種複雜局面和風險挑戰。”
永遠與人民在一起:應對風險挑戰的力量源泉
中國共産黨在百年奮進的征程中,無論是在艱難困苦的革命時期,還是在“一窮二白”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無論是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還是滾滾大潮而來的新時代,其風險挑戰不是時有時無的短暫現象,而是始終面對的一種常態。就數量來說,中國共産黨人永遠是少數,即使今天中國共産黨黨員人數已經超過9100萬,但相對于14億人口而言依然是少數。那麽,中國共産黨何以有力量能夠應對來自各方的風險挑戰呢?其奧秘在于中國共産黨這一先鋒隊組織,始終紮根于人民,緊緊依靠人民,永遠與人民在一起。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我們黨的百年曆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曆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曆史。”這是對曆史的深刻反思,更是對曆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中國共産黨在百年奮鬥中尤其是在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中,始終以“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爲根本遵循,努力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牢記初心使命。因而能夠始終贏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並立于不敗之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應對新的風險挑戰中,作爲中國人民主心骨的中國共産黨,更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爲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准,使我們黨始終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著力于兩個方面:應對風險挑戰的重要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要求全黨在以下兩個方面重點著力,即“不斷增強鬥爭意識、豐富鬥爭經驗、提升鬥爭本領,不斷提高治國理政能力和水平”。曆史和現實告訴我們,這一重要論斷,既是應對風險挑戰經驗的科學總結,也是應對風險挑戰的重要舉措。衆所周知,應對黨和國家前進征途上的風險挑戰,不是短期的局部性問題,而是涉及各個領域各條戰線的複雜的系統工程,是一項事關全局的長遠的戰略任務。一方面,要注重發揚鬥爭精神,豐富鬥爭經驗,提升鬥爭本領。早在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指出,鬥爭,失敗,再鬥爭,再失。亵Y爭,直至勝利,並強調“這就是精神條件,沒有這個精神條件,革命是不能勝利的”。在新時代,在推進具有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爭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一出生就銘刻著鬥爭的烙。宦纷邅砭褪窃隰Y爭中求生存、獲得發展、贏得勝利。對此,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尤其是領導幹部要敢于擔當、敢于鬥爭,尤其要“始終保持共産黨人敢于鬥爭的風骨、氣節、操守、膽魄”。同時還要不斷增強鬥爭本領。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就告誡全黨,要有“本領不夠的危機感”。在新時代應對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要敢于鬥爭,更要善于鬥爭,不斷提升鬥爭本領。而黨員幹部更要經受嚴格思想淬煉、政治曆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在複雜嚴峻的鬥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使鬥爭本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適應推進偉大事業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爭中,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還要注重提高治國理政能力和水平,這是更深切的期待,也是更高水准的要求。在百年奮鬥中,中國共産黨曆經了由根據地的局部執政到全國執政,一路走來,在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中,其治國理政能力不斷提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實踐證明,中國共産黨人“能打仗,能搞建設搞發展”。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我們所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十分繁重,矛盾風險挑戰不斷增多,治國理政考驗更加嚴峻,所有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對此,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要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必須不斷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運用科學理論指導我們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決重大問題的能力。”簡言之,就是在推進偉大事業中,不斷提高治國理政的能力和水平。
善于運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的根本保證
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指出,我國疫情防控和複工複産之所以能夠有力推進並取得顯著成效,根本在于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發揮了無可比擬的重要作用。這是對中國共産黨應對風險挑戰奧秘的深刻揭示,也是對黨的領導制度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充分肯定。就風險挑戰應對來說,一百年來,尤其是全國執政以來,在應對風險挑戰中,中國共産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特點和優勢。在黨的領導下,中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堅持“全國一盤棋”,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不僅改變了舊中國的落後面貌,也使風險挑戰的應對更有優勢和力量。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衡量一個國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優越,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看其在重大風險挑戰面前,能不能號令四面、組織八方共同應對。”這是曆史唯物主義的深刻闡釋,更是富有科學理性的高度概括。“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非凡的組織動員能力、統籌協調能力、貫徹執行能力,能夠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的獨特優勢。”這一顯著特點和無可比擬的優勢,在2020年以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也得到了進一步驗證和充分彰顯。
總之,在百年奮鬥征程中,中國共産黨自覺地肩負起時代賦予的神聖使命,勇于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其曆程艱辛而輝煌,其經驗豐富而珍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應對新的風險挑戰的鬥爭中,我們要更加珍惜中國共産黨百年的曆史饋贈和經驗啓迪,繼往開來,再創輝煌。